【采撷四季】之华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识别与支持”教育论坛暨大组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3-03-07 来源:之华幼儿园 

幼儿游戏中的观察识别与支持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自主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幼儿体格、品德、行为能力和意识的提高。作为老师,我们在每天的活动中,要注意有效观察,要注重有效积累,才能真正去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才能真正尊重孩子。

2023年3月2日下午,之华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游戏中的观察、识别与支持”的教育论坛暨大组研修活动。本次论坛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论坛交流、大组教研回顾与交流。

01钱子怡《建构我的奇思妙想》

钱子怡老师带来了案例《建构我的奇思妙想》,她用清晰的脉络,从纵向上给我们展现了几个月内幼儿使用碳烤积木呈现的不同层次的玩法。同时,教师能根据中班年龄段幼儿在不同阶段的游戏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与思考。


02尹莉莉《关于沙水的故事》


尹莉莉老师交流的案例《关于沙水的故事》中,选用大量图片、视频呈现了阳光下沙水游戏中,幼儿运用树叶、树枝、松果等自然物及锅碗铲勺、土豆红薯等生活物件进行游戏的画面,体现了她对幼儿活动、游戏场景、游戏材料的持续关注。


03张雯《幼见秋叶,体味拾趣》


张雯老师交流的案例《幼见秋叶,体味拾趣》源于亲子活动“拾趣”。周末时段,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公园、路边、庭院捡落叶时,孩子们问道:“这些叶子掉下来是死掉了吗?”“这些叶子最后回去哪里呢?”。家长们用拍照的记录方式记录了幼儿亲近自然和探索自然的过程,老师在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落叶”的有趣游戏和分享活动。


04任硕婷《理发店的故事》

任硕婷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录屏的方式开展《理发店的故事》内容分享,体现了小班幼儿在角色扮演时的有趣好玩,以及分享了她作为新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行为、记录游戏过程的独特视角。


教师结合论坛的聆听,基于自己感触深刻的故事进行了同伴间的互动研讨。主持人朱老师对本次教育论坛活动进行了简单总结。“三个年龄段的四个案例”中,教师能运用倾听、观察、复盘等方法来观察、分析幼儿游戏,从而支持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非常可贵。

教学负责人吴老师就交流教师的实践分享表达了肯定,并结合教研大组研修回顾与反馈提出教师要多看看孩子怎么玩,听听孩子怎么说,要善于在日常中积累并进行结构化记录,要通过自我思辨突破思维定势。副园长龚老师就本次教育论坛活动做了提领,幼儿游戏中教师和家长学习“放手”但不是“全放手”,要基于幼儿需求理解、支持、鼓励、引导和协助,下阶段,无论是使用自然物还是在自然场景中,我们老师还要思考如何在游戏中融合体现“四季之华 绿色生态”的内涵。

       研修不停,探究不止。下阶段,我们要切实以探索问题作为主轴,提供隐形支持,推进幼儿用不同的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多元发展,形成连续性、有意义的游戏活动。